1. 內膽尺寸與容積 | - 有效容積:需容納閥門 + 工裝(如吊裝夾具、密封接頭),建議預留 30% 以上空間(例:DN80 閥門需有效容積≥50L); - 內膽尺寸:直徑≥閥門最大外徑 + 100mm,深度≥閥門高度 + 150mm(方便管路連接與溫度傳感器布置); - 材質:316L 不銹鋼(優于 304,-196℃下無脆裂、耐腐蝕,避免與試驗介質反應)。 | 警惕 “標注容積≠有效容積":部分廠家標注 “總容積"(含保溫層),需明確詢問 “內膽實際可用容積";避免內膽材質為普通碳鋼(低溫下脆裂,存在泄漏風險)。 |
2. 溫度控制能力 | - 控溫范圍:至少覆蓋 - 196℃~ 常溫(滿足絕大多數閥門試驗),特殊需求需支持 - 253℃; - 控溫精度:波動≤±1℃,均勻性≤±2℃(用鉑電阻 PT100 傳感器驗證,精度需 ±0.5℃); - 控溫方式: ? 被動式(液氮自然揮發):成本低,適合短期試驗,溫度波動較大(±3℃); ? 主動式(帶制冷機組 + PID 控溫):精度高,適合長期 / 高頻試驗,初期成本高。 | 若試驗要求 “溫度恒定≥48h",避免選被動式;主動式需確認制冷機組品牌(如丹佛斯、谷輪),避免小廠機組故障導致試驗中斷。 |
3. 安全防護設計 | - 超壓保護:配備彈簧式安全閥(起跳壓力 0.12~0.15MPa,需帶校驗證書),排氣管需引至室外(管徑≥φ25mm,禁止裝閥門); - 液位監控:雙液位傳感器(高低液位報警,防止液氮溢出或干燒),優先選磁翻板液位計(可視化,避免電子傳感器故障); - 氧含量聯動:預留氧含量檢測儀接口(報警閾值≤19.5%),可聯動強制排風; - 防凍傷設計:槽體外殼溫度≥5℃(保溫層厚度≥80mm,避免結露),操作口帶防護擋板。 | 警惕無 “安全閥校驗證書" 的產品;液位計避免選玻璃管(低溫下易炸裂);外殼若有結露,說明保溫層不合格,長期使用冷量損失大。 |
4. 操作與適配性 | - 開口設計:頂部開口直徑≥內膽直徑的 80%(方便閥門吊裝,建議帶可開啟的保溫蓋,減少冷量損失); - 管路接口:預留≥2 個低溫接口(φ10~20mm,316L 不銹鋼材質,帶快速接頭,方便連接閥門試驗管路); - 承重能力:內膽底部承重≥閥門重量的 2 倍(例:10kg 閥門需承重≥20kg),避免內膽變形; - 移動性:若需頻繁更換試驗場地,選帶萬向輪 + 制動裝置的型號(輪徑≥100mm,承重≥300kg)。 | 開口過小會導致閥門無法吊裝;管路接口若為普通碳鋼,低溫下易泄漏;移動型需確認輪軸是否耐低溫(避免低溫脆裂)。 |
5. 液氮損耗與成本 | - 日揮發量:被動式槽體≤8%(容積 50L 為例,日耗液氮≤4L);主動式≤5%(制冷機組輔助控溫,減少揮發); - 補液方式:支持手動 / 自動補液(自動補液需配液氮儲罐 + 電磁閥,適合無人值守試驗); - 保溫性能:真空絕熱層(優于普通聚氨酯保溫,冷量損失減少 50%),需確認真空度(≤1Pa,真空壽命≥5 年)。 | 日揮發量過高會導致長期成本飆升(液氮單價約 10 元 / L,50L 槽體若日耗 10L,年成本超 3.6 萬元);真空絕熱層需選 “高真空多層絕熱",避免普通真空(1 年內真空度下降)。 |
6. 售后服務與合規性 | - 資質認證:槽體需符合 GB/T 18442-2011《固定式真空絕熱深冷壓力容器》,帶壓力容器合格證; - 售后響應:廠家需提供安裝指導、1 年質保(核心部件如制冷機組質保 2 年),能提供易損件(密封墊、傳感器)的長期供應; - 定制能力:若閥門尺寸特殊(如細長型、大重量),需確認廠家能否定制內膽尺寸或加強承重。 | 無壓力容器合格證的產品禁止使用(屬于特種設備,存在安全隱患);避免選 “小作坊" 產品,售后無保障,易因配件短缺導致設備閑置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