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理:依托液氮自然揮發維持低溫環境 —— 將液氮注入絕熱內膽后,液氮吸收周圍熱量汽化,內膽內溫度穩定在 - 196℃左右(液氮沸點),通過調節內膽開口大小或保溫層厚度,微調溫度波動范圍(通常 ±3℃)。
核心結構:以真空絕熱內膽為核心(夾層真空度≤1Pa,減少冷量損失),搭配磁翻板液位計(實時監控液氮余量)、安全閥(防止汽化超壓),無復雜電氣控制系統,結構簡單可靠。
適用場景:短期(≤24h)、低精度(溫度波動≤±3℃)試驗,如小型閥門的密封性初測、普通金屬材料的低溫韌性試驗,成本僅為主動式設備的 1/3~1/2。
原理:融合 “液氮相變 + 機械制冷 + PID 閉環控制"—— 通過溫度傳感器實時采集內膽溫度,若溫度高于目標值(如 - 196℃),控制系統自動補注液氮;若溫度低于目標值(如特殊試驗需 - 180℃),啟動制冷機組(多采用渦旋式壓縮機,冷媒為 R23)釋放熱量,精準將溫度穩定在設定值,波動范圍可控制在 ±0.5℃內。
核心結構:在被動式基礎上增加三大模塊 ——①制冷機組(含冷凝器、蒸發器,耐低溫部件采用 316L 不銹鋼);②PID 控制器(支持觸控操作,可存儲 10 組試驗曲線);③自動補液系統(含液氮儲罐、電磁閥,實現無人值守補液)。
適用場景:長期(≥72h)、高精度(溫度波動≤±1℃)試驗,如航空發動機閥門的耐久性測試、半導體芯片的低溫性能考核,能滿足 GB/T 24925-2010、API 602-2022 等嚴苛標準。
技術參數 | 核心要求 | 選型依據 |
控溫范圍與精度 | 常規范圍:-196℃~ 常溫,特殊需求可擴展至 - 253℃;精度:波動≤±1℃(主動式)、≤±3℃(被動式);均勻性:內膽內任意兩點溫差≤±2℃。 | 閥門試驗需 - 196℃±1℃,航空材料試驗可能需 - 200℃±0.5℃,需根據標準明確精度要求。 |
內膽尺寸與材質 | 有效容積:需容納試驗件 + 工裝,預留 30% 冗余(如 DN80 閥門需容積≥50L);材質:316L 不銹鋼(耐低溫、抗腐蝕,-196℃無脆裂)。 | 避免選普通碳鋼內膽(低溫脆裂風險),容積過小會導致試驗件無法安裝或溫度不均。 |
安全防護設計 | ①超壓保護:安全閥起跳壓力 0.12~0.15MPa,帶校驗證書;②缺氧防護:預留氧含量檢測儀接口(報警閾值≤19.5%);③防凍傷:外殼溫度≥5℃,操作口帶防護擋板。 | 無安全閥校驗證書的設備禁止使用(屬特種設備隱患),氧含量聯動功能可避免氮氣窒息風險。 |
液氮損耗率 | 被動式:日揮發量≤8%(50L 槽體日耗≤4L);主動式:日損耗≤5%(制冷機組減少揮發);保溫方式:高真空多層絕熱(優于普通聚氨酯,冷損減少 50%)。 | 長期試驗(如 30 天)需優先選主動式,可降低液氮采購成本(液氮單價約 10 元 / L,年省超 1 萬元)。 |
操作與適配性 | ①開口設計:頂部開口直徑≥內膽直徑 80%(方便吊裝);②接口:預留 2~3 個低溫快速接頭(φ10~20mm,316L 材質);③移動性:帶萬向輪(承重≥300kg),適合多場地試驗。 | 頻繁更換試驗場地需選移動式,閥門多通路試驗需多接口設計,避免后期改裝。 |
電氣與控制 | 主動式需 380V 三相電,配漏電保護器(額定電流為機組 1.2 倍);控制器支持數據存儲(≥1 年)與遠程監控(可選 4G 模塊)。 | 無人值守試驗需遠程監控功能,電氣系統需獨立接地(接地電阻≤4Ω),防止靜電風險。 |
溫度穩定:將閥門浸入內膽液氮中,維持 24h 內溫度波動≤±1℃,避免因溫度波動導致密封面變形,影響泄漏量檢測(泄漏量需≤0.1mL/min);
適配性:內膽深度≥閥門高度 + 150mm,底部承重≥閥門重量 2 倍(如 20kg 閥門需承重≥40kg),防止閥門壓迫內膽變形;
便捷操作:頂部開口帶可開啟保溫蓋,試驗時無需排空液氮即可取出閥門,減少冷量損失與操作時間。
寬溫域調節:通過 PID 控制將溫度從 - 196℃精準調節至 - 253℃(需搭配專用深冷機組),滿足不同材料的試驗需求;
均勻性控制:內膽內安裝 3 組溫度傳感器,實時監控不同區域溫度,確保材料試樣各部位溫差≤±1℃,避免測試數據偏差;
安全冗余:配備雙安全閥(主備切換)與應急排風系統,防止航天器部件試驗時因液氮泄漏引發安全事故。
快速降溫能力:從常溫降至 - 196℃時間≤30min(避免元件因降溫緩慢產生熱應力);
無冷凝設計:內膽采用防結露結構,避免電子元件因低溫冷凝導致短路;
數據同步功能:控制器與測試儀器(如示波器)聯動,實時記錄溫度與電性能數據,便于后期分析。
每日檢查:①液位維持 1/3~2/3(低于 1/3 需補液,高于 2/3 防溢出);②管路接口無異常結霜(用酒精棉簽檢測,結白霜即泄漏);③安全報警(液位低、氧含量低)正常觸發。
每周維護:①修補管路保溫層(鋁箔開裂需重新包裹);②轉動截止閥 1~2 圈(防止閥芯粘連);③清潔保溫蓋密封膠條(避免老化漏冷)。
每月校準:①真空度檢測(≤1Pa,超 10Pa 需廠家抽真空);②溫度傳感器校準(與標準溫度計對比,偏差超 ±0.5℃需調整);③氧含量檢測儀標定(用 19.5% 標準氮氣驗證)。
年度檢修:①內膽壁厚測厚(316L 磨損≤10%,超量需更換);②主動式機組換冷凍油(按說明書選 POE 油);③安全閥強制校驗(有資質機構執行,貼合格標簽)。
禁止行為:①徒手接觸液氮或低溫管路(需戴 - 200℃專用手套);②堵塞排氣管 / 安全閥(超壓易引發爆炸);③無液氮時啟動主動式機組(燒毀壓縮機)。
應急處理:①凍傷:立即用 37~40℃溫水浸泡(不可用熱水),送醫前不涂藥膏;②缺氧:轉移人員至通風區,呼吸停止需心肺復蘇;③大量泄漏:關總閥、啟排風、設警示區,待揮發后檢修。
設備需滿足 GB/T 18442-2011《固定式真空絕熱深冷壓力容器》,具備壓力容器合格證;
操作人員需經專項培訓(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),定期參加低溫安全演練;
建立設備檔案,記錄運維數據(如補液量、校準報告),保存期≥5 年,以備監管檢查。
智能化:集成 AI 算法實現自適應控溫(根據試驗件散熱自動調節液氮補注量),搭配云平臺實現遠程監控(手機端查看溫度、液位,異常報警推送),減少人工干預;
定制化:針對特殊試驗件(如超長閥門、重型航空部件)設計異形內膽,或開發 “控溫 + 測試" 一體化系統(如內置壓力傳感器,同步采集溫度與閥門密封壓力數據),提升試驗效率。
掃一掃 微信咨詢
©2025 北京德世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備案號:京ICP備17012785號-8 技術支持:環保在線 sitemap.xml 總訪問量:166682 管理登陸